新生儿黄疸退了又黄,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感染、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所致。
1. 母乳性黄疸:这是新生儿黄疸退而复现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再次出现。通常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满意。停止母乳喂养 3 - 5 天,黄疸会明显减轻。
2. 感染: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黄疸退而复现的常见原因。如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等,感染可导致宝宝体内胆红素的生成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下降,从而使黄疸加重。宝宝可能会有发热、反应差、吃奶不好等表现。
3. 红细胞增多症:宝宝出生时红细胞数量过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可引起黄疸。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宝宝可能会有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表现。
4.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宝宝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消退后又出现。宝宝可能会有腹胀、便秘、反应迟钝等表现。
5. 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由于胆道发育异常,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胆红素在体内蓄积,引起黄疸。宝宝的大便颜色会变浅,甚至呈白陶土样。
如果新生儿黄疸退了又黄,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胆红素测定、血常规、C 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腹部 B 超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小便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