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的情况,其原因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父亲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
1.胚胎染色体异常:
这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多数流产发生在妊娠早期,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胚胎发育不良,从而引起自然流产。
2.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或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子宫畸形、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等子宫异常,以及宫颈重度裂伤、宫颈内口松弛等宫颈异常,都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导致流产。
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孕妇在妊娠期遭受严重的躯体如手术、直接撞击腹部、性交过频或心理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不良刺激,或者孕妇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咖啡、吸食海洛因等,都可能导致流产。
3.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引起流产。
4.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
5.免疫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孕妇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自身抗体,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同种免疫功能异常:母体对胚胎父系抗原识别异常而产生免疫低反应性,导致封闭抗体缺乏和其他免疫细胞异常,可能使胚胎遭受免疫攻击而流产。
在怀孕期间,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流产的因素。如果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