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和蛲虫病是两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寄生虫形态、感染途径、症状、诊断方法、治疗药物等方面有所区别。
1.寄生虫形态:蛔虫体型较大,呈长圆柱形;蛲虫则较小,呈线头状。
2.感染途径:蛔虫主要通过吞食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蛲虫多是由于手接触了蛲虫卵,经口传入体内,也可通过空气吸入飞扬的蛲虫卵再经口传入体内而感染。
3.症状:蛔虫病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胆道蛔虫症等并发症;蛲虫病患者常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还可能伴有睡眠不安、磨牙等症状。
4.诊断方法:蛔虫病可通过粪便涂片检查发现蛔虫卵来确诊;蛲虫病除了粪便检查外,还可在夜间患儿入睡后 2~3 小时,在肛门周围发现白色线头样小虫或用透明胶纸法查找蛲虫卵来确诊。
5.治疗药物:治疗蛔虫病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治疗蛲虫病除了上述药物外,还可使用噻嘧啶等药物。
无论是蛔虫病还是蛲虫病,预防都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等。如果怀疑感染了寄生虫病,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