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容易患败血症的原因有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免疫功能不完善、脐部未愈合易感染、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产时感染等。
1.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新生儿皮肤薄嫩,容易破损,且黏膜娇嫩,易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
2.免疫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非特异性免疫方面,如中性粒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趋化性及黏附性低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不足。特异性免疫方面,新生儿体内IgG主要来自母体,且含量与胎龄相关,胎龄越小,IgG含量越低,IgM和IgA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很低,因此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弱。
3.脐部未愈合易感染: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开放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引发败血症。
4.早产及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更差,更容易发生感染,是败血症的高危人群。
5.产时感染: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污染等情况,胎儿可能会吸入或吞入污染的羊水,或在通过产道时受到感染,从而增加败血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新生儿,家长应注意保持其皮肤清洁,特别是脐部的护理,要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体温、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