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37 周后发生的胎膜早破称为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多种,如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营养素缺乏、创伤等。
1. 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需及时就医,根据感染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
2. 羊膜腔压力升高: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使羊膜腔压力过高,引起胎膜早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控制羊水生成、适时终止妊娠等。
3. 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衔接,盆腔空虚致使前羊膜囊所受压力不均,引起胎膜早破。需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4. 营养素缺乏:孕妇缺乏维生素 C、锌及铜等营养素,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使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素。
5. 创伤:羊膜腔穿刺不当、人工剥膜、性生活刺激、撞击腹部等均有可能引起胎膜早破。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孕妇在孕期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一旦出现胎膜早破,应立即平卧,抬高臀部,尽快送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