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发病部位、心电图表现、症状、病因及治疗等方面存在区别:
1.发病部位: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肌,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
2.心电图表现:室性心律失常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秒;室上性心律失常的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时限小于0.12秒,但当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增宽。
3.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室上性心律失常症状相对较轻,多为心悸、心慌。
4.病因: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律失常可由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因素诱发,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5.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或射频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射频消融术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室性心律失常还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都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同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