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有白色疙瘩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眼结石、麦粒肿、霰粒肿、泡性结膜炎、翼状胬肉等。
1. 眼结石:是睑结膜上的多发性坚硬的黄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黏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当眼结石突出于结膜面时会引起异物感,可在表面麻醉下用针头剔除。平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2.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早期可热敷,应用抗生素眼药水,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眼疲劳。
3.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触及眼睑皮下有硬结。小的霰粒肿可自行吸收,大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手术切除。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 泡性结膜炎:是一种迟发型免疫反应性疾病,表现为结膜上出现灰红色结节状隆起,周围结膜局限性充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滴眼,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5. 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睑裂区。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当胬肉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时,可进行手术治疗。避免风沙、阳光等刺激,户外活动时可戴防护眼镜。
眼内出现白色疙瘩的原因较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