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多见于年轻人,通常无临床意义。常见的原因包括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及其他因素等。
1.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是由于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
2.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常见于心脏病患者或洋地黄中毒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心脏病、停止使用可能导致中毒的药物等。
3. 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起搏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心电图表现为P波形态、大小略有变化,但仍为窦性心律。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4.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如改善心脏功能等。
5. 其他因素:如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酒、浓茶或咖啡等,也可能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应避免这些诱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窦性心律不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少喝浓茶或咖啡。如果症状明显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