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脱出和直肠脱垂在临床检查上的区别体现在视诊、指诊、肛门镜检查、病史、脱出物形态等方面不一。
1.视诊:内痔脱出时,肛门处可见充血肿大的痔核,呈暗红色,有时可伴有出血。直肠脱垂时,可见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呈环状或圆柱状,表面为淡红色。
2.指诊:内痔脱出,指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的痔核,一般不易摸到痔上动脉搏动。直肠脱垂,指诊可触及两层折叠黏膜,两层黏膜间即为脱垂的直肠壁,较厚,在肛管直肠环上方可扪及折叠的直肠黏膜。
3.肛门镜检查:内痔脱出,肛门镜下可见齿状线上方黏膜充血、隆起,有内痔核。直肠脱垂,肛门镜下可见直肠黏膜呈环状堆积,充血、水肿。
4.病史:内痔脱出多有便血、便秘等病史。直肠脱垂多有长期腹压增加、营养不良等病史。
5.脱出物形态:内痔脱出物为单个或几个痔核,呈梅花状。直肠脱垂脱出物为直肠黏膜或肠壁,呈环状或圆柱状。
无论是内痔脱出还是直肠脱垂,患者都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清洁等,以减少肛肠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