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以下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5项方法:
1.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脏负荷,延缓病情进展。
2. 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存在心脏不同步收缩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通过调整心脏的收缩顺序,提高心脏功能,改善症状。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当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无法通过介入治疗解决时,可考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建立新的血管通路,改善心肌血供。
5. 其他治疗:如体外反搏治疗,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
在日常生活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遵医嘱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