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及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宝宝患病后应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
2.对症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烧药。口腔疱疹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缓解疼痛。
3.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由湿热疫毒引起的,可采用中药治疗,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其他治疗:若宝宝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脱水时进行补液治疗等。如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以促进宝宝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