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肛肠科 > 上完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上完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5-04-28 11:24:23

大便后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痔疮、肛裂、肠道炎症、肠道息肉、直肠脱垂等。

1. 痔疮:久坐、长期便秘等可能导致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形成痔疮。当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表面的黏膜,引起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以及使用痔疮膏等方法缓解。

2. 肛裂: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等可能引起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肛裂。肛裂患者在排便时会感到剧烈疼痛,并伴有出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大便干结,局部涂抹肛裂膏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3. 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引起大便出血。治疗肠道炎症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使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4. 肠道息肉: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当息肉表面黏膜发生糜烂或溃疡时,可出现大便出血。一般通过内镜下切除息肉进行治疗。

5. 直肠脱垂: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可导致黏膜受损,引起出血。轻度直肠脱垂可通过保守治疗,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加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大便出血的情况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肛门指诊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注意肛门局部卫生,保持清洁。

审编医生
曹键肛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肠道疾病、肛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皮肤病、...详情>

用药指导

/吃什么药好
六甲蜜胺肠溶片
六甲蜜胺肠溶片
适应症状:本品用于卵巢癌﹑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说明书]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
己烯雌酚片
己烯雌酚片
适应症状:1.补充体内雌激素不足,如萎缩性阴道炎﹑[说明书]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环磷酰胺片
环磷酰胺片
适应症状:抗肿瘤药。本品适用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说明书]
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