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平时不注重饮食卫生,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细菌性痢疾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现象,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的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并且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细菌性痢疾一般发烧几天呢?细菌性痢疾出现发烧怎么退烧呢?
细菌性痢疾出现发烧的程度或者持续的时间,一般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控制和治疗,那么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烧。如果及时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那么一般在24小时之内体温就会有所下降。患者可以选用一些敏感的强效抗菌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卧床休息,同时要食用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
细菌性痢疾一般发病比较急,而且早期的症状会出现发热,尤其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在发病后体温会快速的升到39度以上,有的可能达到40度以上。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并且伴有惊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冷盐水灌肠的方法来帮助降温,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在使用冷盐水灌肠时,可以在灌肠液中加入一些抗生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降温,而且还能帮助清洗肠道,有效缓解细菌感染。
除此以外,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的方法,来帮助退烧。如果体温在38度以下,那么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散热。如果体温达到38度以上,那么可以适当的服用退烧药来降温,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来决定。
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进行有效的隔离,并且给予彻底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饮水的卫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饮用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