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速问医生 > 健康同问 > 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1高胆红素血症怎样治疗
孙志伟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如果胆红素是偶尔或者一时的偏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过量食用虾类也能引起偏高。如果是肝的原因,中药治疗比较好,一方面养肝胃,一方面戒酒类等刺激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4、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指导意见:如果胆红素是偶尔或者一时的偏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过量食用虾类也能引起偏高。如果是肝的原因,中药治疗比较好,一方面养肝胃,一方面戒酒类等刺激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2、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4、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爱心医生: 指导意见: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胆红素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才好做进一步的处理.对于你的病史不清楚,如何治疗,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详细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
查看详情>>
2高胆红素血症应当咋治疗
:的治疗复查全部正常。09年9月到现在做了4次肝功发现总胆红素和间接。直接都有点偏高余2010年3月17日 在西安诊断为总胆红素血症治疗情况:医生开了一个月的强肝片想要得到的帮助:这种治疗方法行不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运动障碍是直接造成胆红素高的原因意见建议:根据你的描述的情况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及早制定治疗方法. 祝你健康!
刘威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意见建议:黄疸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症状及体征,黄疸的起因源于胆红素代谢环节的异常,通过对胆红素、尿胆原、粪胆原的分析,可初步对黄疸的性质有一归类,但要对病因作出准确的判定仍有赖于临床医师对病史、体征、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再进行治疗的,祝好!
查看详情>>
3高胆红素血症应当咋治疗
:的治疗复查全部正常。09年9月到现在做了4次肝功发现总胆红素和间接。直接都有点偏高余2010年3月17日 在西安诊断为总胆红素血症治疗情况:医生开了一个月的强肝片想要得到的帮助:这种治疗方法行不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黄疸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种,肝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血胆红素增高。意见建议:基本治疗方案就是抗炎和护肝治疗,强肝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是护肝和抗炎,促使您的肝功能恢复,使胆红互的代谢正常。属于对症治疗。
鄢华副主任医师: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 一、胆红素来源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为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约10%~15%胆红素来自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另1%~5%来自肝的游离血红素及含血红素的蛋白质。血红素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催化变为胆绿素,胆绿素由胆绿素还原酶还原为胆红素。 二、胆红素的运输 上述胆红素是游离胆红素,因未经肝细胞摄取,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称为非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于血循环中附着于白蛋白上,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运载到肝。 三、胆红素的摄取 在肝窦内,胆红素被肝细胞微突所摄取,并将白蛋白与胆红素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由胞浆载体蛋白Y和Z所携带,并转运到光面内质网内的微粒体部分。 四、胆红素的结合 游离胆红素在微粒体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基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约占结合胆红素总量的75%,其余部分与葡萄糖、木糖、双糖和甘氨酸结合。 五、胆红素的排泄 结合胆红素形成后从肝细胞排出的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可能经高尔基器运输到毛细胆管微突、细胆管、胆管而排入肠道,但无疑是主动转运、限速和耗能过程,其间并有胆汁酸盐、钠离子的参与。结合胆红素进入肠腔后,由肠道细菌脱氢的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每日总量约68~473μmol)随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10%~20%)经回肠下段或结肠重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转变为胆红素,或未经转变再随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有很少部分(每日不超过6.8μmol)进入体循环,经肾排出。 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分类 一、病因发病学分类 (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郁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二、按胆红素的性质分类 (一)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1. 胆红素生成过多 2. 胆红素摄取障碍3. 胆红素结合障碍 (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可由于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有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 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黄疸的发生归根到底都源于胆红素的某一个或几个代谢环节障碍。 各种黄疸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 一、 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时,生成过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能力,致使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特征:(1)巩膜轻度黄疸,在急性发作(溶血危象)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2)皮肤无瘙痒;(3)有脾肿大;(3)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如周围血网织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增高;(6)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 二、肝细胞性黄疸 因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 特征:(1)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深金黄色,皮肤有时有瘙痒;(2)血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3)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但在疾病高峰时,因肝内淤胆致尿胆原减少或缺如;(4)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5)血中肝炎病毒标记物常阳性;(6)肝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胆汁郁积性黄疸 肝内胆汁郁积从分子细胞学上是指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减少,以及胆汁流淤滞和浓缩。肝内胆汁郁积或单独出现,或与肝实质损害同时存在,其产生机制颇为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1)肝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改变:肝细胞质膜由液态双层类脂镶嵌蛋白质(载体、受体、结构蛋白和酶类)所组成,质膜上磷脂与胆固醇的含量有一定比例,以维持正常的膜微粘度和膜流动性,与载体移动和Na+-K+-ATP酶(钠泵)活性的关系至为重要。胆汁的生成和分泌以及胆汁溶质的转运和出入肝细胞,取决肝细胞质膜结构及其功能的完好无损。氯丙嗪、雌二醇、石胆酸、内毒素和缺氧等引起肝细胞损害时,均可使质膜胆固醇含量增加,并使膜流动性和钠泵活性降低,致胆汁分泌和胆汁流量减少;(2)微丝和微管功能障碍:使胆酸的转运、钠水向毛细胆管腔移动及毛细胆管周围协调性蠕动与收缩作用被削弱,致胆汁流量和向前流动性降低;(3)毛细胆管膜与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胆汁中溶质分子向周围弥散或反流,致胆汁的水分减少;(4)胆酸代谢异常:羟化不充分,形成具有毒性的单羟胆酸或石胆酸,使肝细胞和细小胆管上皮坏死。 特征:(1)肤色暗黄、黄绿或绿褐色;(2)皮肤瘙痒显著,常发生于黄疸出现前;(3)血中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4)尿胆红素阳性,但尿胆原减少或缺如;(5)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粪便显浅灰色或陶土色;(6)血清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脂蛋白-X阳性。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一)Gilbert综合征 系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所致。血清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肝功能试验正常,红细胞脆性正常,胆囊显形良好,肝活组织检查无异常。 (二)Dubin-Johnson综合征 系因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有机阴离子(吲哚菁绿、X线造影剂)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致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但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正常。口服胆囊造影剂胆囊常不显影。肝外观呈绿黑色(黑色肝),肝活组织检查见肝细胞内有弥漫的棕褐色色素颗粒(黑色素或肾上腺素代谢物多聚体)。 (三)Rotor综合征 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色素颗粒。 (四)Crigler-Najjar综合征 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不能形成结合胆红素,因而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很高,可并发核黄疸;预后很差。
查看详情>>
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无需注册、10分钟专业医师免费为您解答宝宝产后第2天,测黄疸指数15.5mg|dI,妈妈血型O型,RH阳性,宝宝溶血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GT)阴性,血清游离抗体试验(IAGT)阴性,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酸放散试验)阳性,不规则抗体,宝宝ABO血型B,新生儿RH(O)血型阳性。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喝白开水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病严重吗?要怎么治疗?谢谢!!!
宋晋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新生儿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出现皮、巩膜及黏膜黄染,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病因特殊而复杂,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5天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黄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指导意见: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程度重或进展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应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尤其是1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中毒、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的患儿,必须尽早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查看详情>>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住院蓝光治疗吗
:25天婴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要住院蓝光治疗吗?要停母乳吗?谢谢!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新生婴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服用药物干预和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一般,黄疸值超过15,需要蓝光治疗。
查看详情>>
6胆囊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总胆红素(110)和直接,间接胆红素都高    彩超诊断为:胆囊炎,脾大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4天病史:2年前夏天曾晕倒过其它:粪检有霉菌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 脸色黄,胸闷,轻度头晕,视物模糊   请问病情严重吗?用什么方法治疗?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7-14 19:32:34)辅助检查:做了2对半正常,血常规正常
黄贱丰副主任护师: 建议做肝胆B超或CT检查
查看详情>>
7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危害及治疗
肖思琪护师: 指导意见:这个有感染、母乳性黄疸、溶血等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及时去医院系统治疗。医生询问: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关于 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的问题>>